淡泊名利寧靜致遠-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作文

“順天而行則生,逆天而行則悖”,世上萬事萬物都有它必須遵守的自然的發展規律,在現實生活中,很多人對這種規律不太了解,在遇到各種問題常常按以自己的見解和利益作為參照標準,常常做出違背規律的錯事,也遭到規律的懲罰。人生在世,風雨幾十載,追求幸福和快樂,追求名與利等等,但有些東西不是靠歲月的累積,也不是靠執著地追求,就能得到一切的,人是動物中的高級動物,他有思想、有靈魂,有自己的追求,隻要是人誰不想人生有所作為,可是追求人生作為不能隻看重名與利,隻注重物質上的享受,我們應該珍惜當下自己所擁有的。

淡泊名利寧靜致遠-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作文

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,人一旦太注重了名利就會失去做人的淡泊和寧靜,失去人生原本的意義和快樂,失去做人的健康和幸福。人需要名利,但不能沉迷於名利,功名不在求,而在人格的修養,境界的提升,素質的修煉,人生的修行。

有一位高僧,是一座大寺廟的方丈,因年事已高,心中思考著找接班人。一日,他將兩個得意弟子叫到麵前,這兩個弟子一個叫慧明,一個叫塵元。高僧對他們說:“你們倆誰能憑自己的力量,從寺院後麵懸崖的下麵攀爬上來,誰將是我的接班人。”

慧明和塵元一同來到懸崖下,那真是一麵令人望之生畏的懸崖,崖壁極其險峻陡峭。身體健壯的慧明,信心百倍地開始攀爬。但是不一會兒他就從上麵滑了下來。慧明爬起來重新開始,盡管這一次他小心翼翼,但還是從山坡上麵滾落到原地。慧明稍事休息後又開始攀爬,盡管摔得鼻青臉腫,他也絕不放棄……讓人感到遺憾的是,慧明屢爬屢摔,最後一次他拚盡全身之力,爬到一半時,因氣力已盡,又無處歇息,重重地摔到一塊大石頭上,當場昏了過去。高僧不得不讓幾個僧人用繩索,將他救了回去。

接著輪到塵元了,他一開始也是和慧明一樣,竭盡全力地向崖頂攀爬,結果也屢爬屢摔。塵元緊握繩索站在一塊山石上麵,他打算再試一次,但是當他不經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後,突然放下了用來攀上崖頂的繩索。然後他整了整衣衫,拍了拍身上的泥土,扭頭向著山下走去。

旁觀的眾僧都十分不解,難道塵元就這麽輕易地放棄了?大家對此議論紛紛。隻有高僧默然無語地看著塵元的去向。塵元到了山下,沿著一條小溪流順水而上,穿過樹林,越過山穀……最後沒費什麽力氣就到達了崖頂。

當塵元重新站到高僧麵前時,眾人還以為高僧會痛罵他貪生怕,膽小怯弱,甚至會將他逐出寺門。誰知高僧卻微笑著宣布將塵元定為新一任住持。眾僧皆麵麵相覷,不知所以。

塵元向同修們解釋:“寺後懸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。但是隻要於山腰處低頭下看,便可見一條上山之路。師父經常對我們說“明者因境而變,智者隨情而行”,就是教導我們要知伸縮退變的啊。”

高僧滿意地點了點頭說:“若為名利所誘,心中則隻有麵前的懸崖絕壁。天不設牢,而人自在心中建牢。在名利牢籠之內,徒勞苦爭,輕者苦惱傷心,重者傷身損肢,極重者粉身碎骨。”然後高僧將衣缽錫杖傳交給了塵元,並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:“攀爬懸崖,意在堪驗你們心境,能不入名利牢籠,心中無礙,順天而行者,便是我中意之人。”

很多人都是執著於勇氣和頑強者不在少數,但是往往卻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樣,並不能達到心中向往的那個地方,隻能摔得鼻青臉腫,最終一無所獲。在己之所欲麵前,我們缺少的是一份低頭看的淡泊和從容。低頭看,並不意味著信念的不堅定和放棄,隻是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和回旋的餘地。

人生最美好的是擁有健康的身體,健康的身體需要健康的心態,追求名利,樂於享受就不是健康的心態,有害於健康,人失去了健康,名利也好,物質享受都是浮雲。古人雲:“淡泊名利,寧靜致遠。”做人要千方百計地使自己有一顆寧靜淡泊的心態,守不住寂寞,害怕孤獨,也就意味著人心浮躁,人心浮躁,內心也就靜不下來,不能靜下心的人,就是守不寂寞的人, 也是走不遠的人。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
英國貿易與投資大臣:英中貿易投資麵臨大量機會
央行: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有上漲空間